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的康复治疗模式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介入在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40例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并有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患者在实施运动训练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Fugl—Meyer评分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Barthel Index)、修改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抑郁评价量表(Hamilton Anxiety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测.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心理治疗介入的患者治疗前F-M评分32.55±4.60,治疗后49.35±8.80;Barthel治疗前37.50±8.19,治疗后57.00±9.09,HDS治疗前24.60±3.73,治疗后26.65±2.36,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都有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HAMD治疗前23.95±2.52,治疗后17.60±2.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AMA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介入的康复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卒中患者的整体康复能力,同时这种心理治疗的小组康复模式可扩展到其他专科疾病的治疗中.
脑卒中 运动训练 心理治疗 康复效果 临床观察
吴婉霞 徐武华 钟思琳 沈雁 刘文权 庞兆烽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省康复临床重点专科 广州市创伤研究所,510220
国内会议
第四届粤港澳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480-484
2013-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