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思变

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保护物质遗存及展现其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色,物质遗存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是决定历史文化特色能否得到彰显与传承的关键.传统保护模式注重历史街区的“显性”文化要素,街区边界划定与物质对象保护是规划的主要内容.作者在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实践中,发现“潜性”要素对地区历史文化价值体现有重要作用,采用“显性”与“潜性”要素关联分析,在更高层面挖掘名镇文化特色价值,实现历史街区外的“发展引导”.其规划、保护与地区发展实践过程引发了文化“显”与“潜”、历史街区“内”与“外”和历史遗存“保”与“活”的思变.

城市规划 历史街区 保护价值 文化特色

刘博敏 李佳静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

国内会议

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天津

中文

1-5

201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