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下水砷污染发生机制与潜势分布
本研究针对台湾地下水铁、锰及砷浓度较高之地下水分区浊水溪冲积扇、嘉南平原、兰阳平原等三区域,进行沉积物及地下水定量化学分析、沉积物连续萃取等分析,并归纳地层环境中含砷之铁、锰氧化物为砷之主要反应机制,为地下水还原环境造成含砷之铁、锰氧化物的还原与溶解反应,进而导致铁、锰及砷释出至地下水中.此外,本研究搜集环保署区域性监测井及水利署观测井历年地下水砷含量资料,应用地理统计方法评估砷浓度潜势之影响范围,并建立地下水背景砷浓度潜势区域,作为后续地下水污染监测/管制标准研修之依据,以达成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用水安全之目标.
地下水污染 砷元素 资源管理
潘时正 刘志忠 王圣玮 陈盈孜
业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8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