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鄱阳湖南矶山湿地优势沉水植物的叶绿素光合荧光特性

在2013年冬季枯水期调查鄱阳湖南矶山湿地沉水植物种类及频度的基础上,选择频度较高的优势物种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进行研究,测定各样点沉水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方法研究各样点沉水植物的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1)鄱阳湖南矶山冬季水生植物种群主要有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小茨藻(Najas minor)、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等,各样点沉水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为黑藻和苦草;(2)黑藻的叶绿素含量高于苦草的,其光合作用强度也高于苦草,各样点中黑藻Ca/Cb值相差不大,表明各样点黑藻叶绿素的捕光能力相差不大;(3)苦草的最大量子产率QY-max最高值达0.732,最低值为0.465;黑藻的QY-max最高值为0.677,最低值为0.556,比值均低于0.8,表明鄱阳湖南矶山湿地沉水植物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胁迫,并在胁迫下对PSII反应中心造成了一定的损伤.

湿地 沉水植物 叶绿素含量 光合荧光特性

简敏菲 汪斯琛 彭万玲 余厚平

江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22

国内会议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1-9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