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胁迫下翅碱蓬-沙蚕对污染沉积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滩涂湿地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由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理污染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滩涂湿地的优势种植物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ag)和优势多毛类动物双齿围沙蚕(Nereis Succinea)为实验对象,向沉积质中添加Pb(Ⅱ)来模拟重金属污染,通过盆栽实验,分别测定翅碱蓬—沙蚕系统中不同时间、不同浓度Pb污染沉积质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总N含量、总P含量、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翅碱蓬、沙蚕对重金属污染沉积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质理化性质与沉积质中含有的重金属、与环境中的生物有关,在实验条件下,沙蚕的存在,促进了翅碱蓬对沉积质中Pb的吸收,增加了翅碱蓬对Pb的生物可利用性和修复效果.
海洋污染 翅碱蓬 沙蚕 重金属污染沉积质 理化性质 生物修复
何洁 王庆芝 吉志新 陈旭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近岸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大连 116023;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 11602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9
201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