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及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

目的:评价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疗效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基因检测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237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对CYP2C9和VKORC1基因进行检测,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结果调整华法林至合适剂量,对照组直接根据INR监测结果调整华法林至合适剂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华法林抗凝治疗7天内每日INR达标率和INR总达标率、出院前INR达标率、INR首次达标时间、华法林累积剂量、华法林抗凝时间、华法林稳定剂量、出血及血栓发生率的差异.试验组根据华法林实际稳定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5mg·d-1)、中剂量组(1.5~4.5mg·d-1)和高剂量组(≥4.5mg·d-1),比较华法林预测剂量与实际稳定剂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计算预测剂量位于理想剂量(实际稳定剂量20%界限)、高估和低估患者比例,并以华法林预测剂量和实际稳定剂量拟合相关回归曲线R2评价模型准确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CYP2C9*3基因以AA型为主(95.07%),AC为4.93%,VKORC1-1639基因AA型81.77%,GA型17.24%,GG型0.99%.试验组华法林抗凝治疗3天INR达标率、4天INR达标率、7天INR总达标率及出院前INR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01),但两组患者华法林累积剂量、华法林用药时间、华法林稳定剂量及出血和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华法林预测剂量为(3.47±0.79)mg·d-1,明显高于华法林稳定剂量(3.17±1.27)mg·d-1(P<0.001),华法林预测剂量与实际稳定剂量MAE为(0.89±0.62)mg·d-1,且华法林预测剂量与稳定剂量存在相关性(r=0.570,R2=0.325,P<0.001);预测剂量在理想剂量范围内比例为42.06%,其中高剂量组位于理想剂量比例50.00%,高于中剂量组(43.75%)和低剂量组(11.11%). 结论:依据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指导个体化给药有助于提高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但其在华法林长期抗凝中的应用价值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细胞色素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 抗凝疗效 基因多态性

刘俊 汪魏平 张大发 栾家杰 朱艳虹 汪琳 张文 王培培 江佳 汪慧芳 徐文科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药剂科,,芜湖 241001;皖南医学院临床药学研究所,芜湖 241001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芜湖 241001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

石家庄

中文

1-9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