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包头某医院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方法:对本院临床药学室2013年收集并上报的97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的关联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97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组ADR的发生率最高,女性ADR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有82例(占84.53%);引发ADR的药品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多,有23例;ADR报告中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39例(占37.86%);ADR分级以一般的ADR为主,严重的ADR3例(占3.09%). 结论:临床应充分认识药物作用机制和ADR,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药理 用药管理 安全监测

石妍 郝玉英 菅艳艳 赵虎平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包头市 014010 包头市中心医院,包头市 014010 包头市食品药品检验监测中心,包头市 014010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

石家庄

中文

1-5

2014-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