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颈椎过伸性损伤退变性因素损伤节段及分布原因

目的:研究影响过伸性颈椎损伤退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35例急性过伸性颈椎劲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后进行ASIA改良Frankel分级.根据神经平面结合髓内高信号征判定脊髓损伤阶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是主要受损脊髓极端,阶段内呈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极端.规定头面部受力大,在高速移动中受力或伤后头面部有较重挫裂伤体征者为重伤力.据MRI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退变最严重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轻重程度由0~4级分析外伤力、颈椎退变与受损脊髓节段的关系. 结果:轻伤者12例,重伤者33例,轻伤组较重伤组脊髓损伤轻,年龄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见45节,其中C3,4最多;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1例39节,颈椎均有明显退变,其中22例发生3级退变,退变严重节段为C5、6.不同级别退变椎间盘处发生的主要受损脊髓节段数为0级0节,1级9节,2级20节,3级14节,4级2节. 结论:创伤力大小、颈椎节段性退变程度在颈脊髓过伸性损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过伸性颈椎劲髓损伤 病理机制 退变程度 评价指标

张颉锋 谭俊铭 申练兵 王金鑫 方良勤 邢顺民 来津 何翔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创伤骨科会议

徐州

中文

1-5

2014-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