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中肠壁增厚结合密度改变征象对小肠梗阻鉴别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CT扫描中肠壁增厚结合密度改变征象对单纯性小肠梗阻(SI)和绞窄性小肠梗阻(ST)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且术前CT有小肠壁增厚(厚度>3mm)的小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SI27例,ST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35例同时行增强扫描.把增厚肠壁的密度改变分为:内层密度正常、内层密度减低、全层密度减低、内层密度增高和全层密度增高.对SI和ST患者增厚肠壁的密度改变进行分析,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2组患者肠壁密度改变的差异. 结果:CT平扫表现为内层密度正常者,SI21例,ST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5.859,P值<0.01);但增强扫描表现为内层密度正常的SI13例,ST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1.377,P值>0.05),提示增厚的肠壁内层密度正常对鉴别SI和ST无肯定的价值.平扫表现内层密度减低SI4例,ST5例;增强扫描内层密度减低SI4例,ST4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提示增厚的肠壁内层密度减低对SI和ST的鉴别无价值.平扫全层密度减低ST10例,增强全层密度减低ST5例,均无SI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说明增厚的肠壁全层密度减低对SI 和ST 鉴别有价值. 结论:CT影像上肠壁增厚与密度改变结合进行分析,对SI和ST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小肠梗阻 鉴别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肠壁增厚结合密度
张婷 郭天畅 伍彩云 叶文卫
东莞石龙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放射学实践》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暨东莞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七届年会
东莞
中文
178-182
2014-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