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布鲁氏菌M5-90 bp26表位缺失株的构建及对肝脏的影响研究

本文构建羊种布鲁氏菌MS-90疫苗株bp26抗原表位55152和22191氨基酸区域的部分缺失株,并首次以小鼠肝脏为模型比较缺失株作为疫苗候选株的潜在价值,即是否能区分疫苗免疫与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或/和降低疫苗株的毒力。本研究构建羊种布鲁氏菌表位缺失株MS-90bp26,以小鼠的肝脏为模型进行毒力评价。利用SacB负筛选标记的方法构建两株MS-90 bp26表位缺失株并进行生物学性状和Western Blot验证;用3.0×106CFU/0.2mL MS-90疫苗株及缺失株分别免疫BALB/c小鼠,在10d,20d,30d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经测序和Western Blot分析成功获得M5-90△bp261 M5-90△bp262两株突变株;常规生物学鉴定未发生生物学性状的改变;HE染色表明bp26缺失株毒力均低于疫苗株M5-90。结合CFU计数及脾脏指数首次证实肝脏可作为毒力判定的标准;构建的布鲁氏菌基因突变株M5-900bp262具有毒力弱,并具有血清学鉴别诊断的“标签”作用,可作为未来鉴别诊断新型布鲁氏菌疫苗的候选株。

羊布鲁氏菌 疫苗株 抗原表位 缺失株构建 肝脏病理 毒力评价

程婷婷 张辉 郭飞 李志强 孙志华 陈创夫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0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102-102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