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衣原体病与布鲁菌病的血清学调查
2013年秋季银川一些规模化奶牛场部分奶牛出现不同程度的屡配不孕、流产、早产等繁殖障碍症状,并伴有犊牛不同程度的肠炎、肺炎、关节炎等症状,给养殖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了探究出现这种症状的主要原因,并为奶牛场的治疗和防控提出一定建议,本课题组从6个规模化牛场随机抽取244份血样,分别进行衣原体间接血凝(IHA)试验与布鲁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 对采集的244份血清进行布鲁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有84份,平均阳性率为34.3%,牛群最高阳性率为66.6%,最低为12%。因为目前银川地区的养殖场普遍都进行针对布鲁菌病的弱毒疫苗接种,对布鲁菌病检出阳性者,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自然感染布鲁菌病的牛,另一种是接种过弱毒疫苗的牛。因为当前的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及试管凝集试验并不能对这两种可能进行判别。但对于检测结果出现的过多阴性,说明疫苗在牛群中的免疫保护力及保护期未到达预期效果。这样就使得牛群中存在着感染布鲁菌病的巨大隐患,所以此次银川地区规模化牛场出现的母畜繁殖障碍就有可能与布鲁菌的感染有关。因此为了防控此类疫情的发生,养殖场必须实行以加强检疫净化为主的综合性防御措施。
奶牛 衣原体病 布鲁菌病 血清学分析 疫情防控
李永琴 许立华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108-109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