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体外微生物敏感性研究

本试验通过测定细菌生长过程中OD值的改变,绘制不同浓度(0.5c、c、2c)的胰糜蛋白复合酶以及头孢噻呋钠、磷酸替米考星和硫氰酸红霉素等3种抗生素与胰糜蛋白复合酶共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等5种常见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生长影响的生长曲线.同时,试验还借助电子显微镜扫描技术观察胰糜蛋白复合酶与抗生素协同对大肠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c浓度的胰糜蛋白复合酶对本试验所检测的5种细菌可体现出最佳的抑菌效果.2c浓度的胰糜蛋白复合酶与抗生素配合使用时的抑菌效果最强.胰糜蛋白复合酶处理过的细菌的生长曲线进入对数期时间延迟,且在处理过的14h前后出现细菌生长抑制现象.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胰糜蛋白复合酶一定程度上可呈现出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的作用,促进细菌表面多糖分泌从而使细菌粘连聚集.胰糜蛋白复合酶和抗生素头孢噻呋钠一起使用时,二者在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方面发挥出最佳的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胰糜蛋白复合酶不仅能对上述所检的五种常见奶牛乳房炎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其与头孢噻呋钠可通过破坏细菌表面结构而发挥协同抑菌作用.

奶牛乳房炎 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 微生物 抑菌活性

张晓辉 王喆 刘茜倩 庞博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银川

中文

415-425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