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支地块中生代古地理位置的古地磁制约研究
为进一步精确限制印支地块在Pangaea超大陆聚合期间的古地理演化过程,在印支地块的中心地区,即泰国东部及东北部地区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学研究。认为印支地块晚三叠世瑞替期Nam Phong组沉积时期(古纬度21.2±5.6°)相对于诺利期Huai Hin Lat组沉积时期(古纬度29.0±6.1°)发生了南向约7.9±7.40的位移并伴随约6.5±8.3°的顺时针旋转,可能代表了印支造山运动第二期活动比较强烈的构造影响;而早白坐世巴雷姆期至阿普特期的古地磁方向相对于晚三叠世瑞替期则没有明显的纬向移动,仅有约8°的顺时针旋转,可能代表了印支造山运动第三期活动较为微弱。
古地磁学 地理位置 构造演化
闫永刚 黄宝春 张东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1-232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