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与汶川地震形成机制的研究
2008年5月12日,汶川-映秀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造成了所在区域及其周边地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大型破坏性地震复杂现象的研究对降低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汶川震区重磁异常分布特征,然后利用边界识别和欧拉反褶积法反演龙门山地区震前重力异常,得到震前龙门山及邻区断裂分布特征及断裂顶部大致深度,并通过地震前后实测剖面重力异常的欧拉反褶积结果分析断裂形态的差异,最后通过人机交互联合反演分析地下层位的变化.通过对汶川震区构造分布、断裂形态以及地层变化的研究来分析地震的形成机制.
地震学 形成机制 断裂带 分布规律
周文月 刘佳音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07-40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