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福建省东部典型温泉成因分析

本文研究区位于福建省闽东坳陷带,四个典型的温泉呈南北带状分布,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福州、泉州、漳州和厦门四个城市。采样测试的结果为,福州连江、泉州德化、漳州华安、厦门东孚分别为S04-Na型水、HC03-S04-Na型水、HC03-S04-Na型水和CI-Na-Ca型水。氢氧同位素方面,四个水样的δ2H和δ180相差较大。第四系地层为地热田主要盖层,主要储层为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岗岩类构造裂隙。研究区内四个温泉均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内,在两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出露,断裂是地热水上涌的通道。地热水的热源为大地热流。四个温泉地热水均为大气降水起源。利用Na-K-Ca温标和Si02温标计算出了的温泉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福州连江90.4-141.0℃,泉州德化105.5-155.8℃,漳州华安71.2-121.8℃,厦门东孚81.8-132.4℃,厦门东孚温泉明显受到了同位素富集的海水的影响。通过分析稳定同位素、水化学数据,论证了地热系统中淡水与海水的混合作用,指出赋存于基岩中的热咸水系大气降水与海水的混合水,经计算,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比例为79%: 21%。

温泉学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热储温度

罗霁 庞忠和 罗璐 孔彦龙 庞菊梅 王迎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49-449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