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腾冲高地热异常区形成的深部构造背景

本研究利用中国喜玛拉雅台阵观测计划ChinArray在云南及周边地区布设的密集的地震台阵(台站问距平均为30公里),选取震中距为30-90度的远震波形,拾取到时资料并计算获得相对走时残差数据,利用Zhao et al. (1994)的近、远震层析成像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腾冲地区下方地壳、上地幔及地幔转换带的高精度三维P波速度结构,横向及垂向分辨率均为50公里。研究发现该区地幔中存在强烈的低速异常,从上地幔顶部一直延仲到400公里左右,这一低速区的西侧及底部的地幔转换带中存在着明显的高速异常。结合深震分布,笔者认为这个高速异常反映了向东俯冲的缅甸板块,俯冲板块一直持续到地幔转换带,并发生滞留。腾冲火山下方的低速异常与板块俯冲密切相关,是由于板块脱水和板块俯冲造成板块上方地慢楔的对流造成的,这与海洋岩石圈向大陆板块下方俯冲造成的俯冲带岛弧火山类似。研究同时发现腾冲下方上地幔的低速异常与下地幔中的低速异常相连通,表明这一地区可能存在下地幔上升流。东亚地区在新生代发生了强烈的俯冲作用,部分地区俯冲板片穿过地幔转换带进入下地幔,这一作用可能造成强烈的下地幔上升流,并穿过地幔转换带进入上地幔,对腾冲火山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热学 深部构造 地幔结构 俯冲作用

黄周传 王良书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455-455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