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结构
为了研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远程效应,青藏高原侧向生长的机制,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布设的23个天然地震台站的接收函数,并结合400多个地震台的噪音层析成像互相关理论得到的青藏高原东部8-65Rayleigh波相速度值,使用贝叶斯蒙特卡洛方法联合反演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450多公里剖面的二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莫霍面从最南端的65km逐渐抬升,在南祁连缝合带有最浅的莫霍面深度,为5Okm。在松潘甘孜地体的地壳中存在明显的低速层,而祁连地体的地壳速度相对较高,高原内部到外围这种低速到高速的变化,反映了青藏高原的侧向生长特性。从低速层的分布来看,如果把昆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界,青藏高原有向外仲展的特性。作为青藏高原主体的松潘-甘孜地体在速度和莫霍面形态上与其他区域存在差异,暗示着青藏高原在抬升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
地壳运动 接收函数 面波频散曲线 反演分析
邓阳凡 Weisen Shen 徐涛 武振波 孙新蕾 Michael H Ritzwoller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Department of Physics,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Boulder,CO 80309,USA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94-494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