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本研究首先采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绝对定位方法(Myers et al., 2007, 2009)对主震进行定位,获得主震的绝对位置为82.56°E, 36.04°N和12.3km深,其中经度、纬度和深度的定位误差分别为1.4km, 1.1km和3.6km,主震位于阿尔金断裂带4条分支断层的交汇处。余震序列的相对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优势展布方向为南西向,且呈现出纯单侧扩展模式,整个扩展仅22km左右;震源主要分布在5-10km深度范围内,属于浅源型地震,且发震断层面较为陡立。在主震区的北东方向还存在一个地震丛集,该区域为1924年民丰Ms7.3级双震的发震区,通过相同时间段内地震数量的比较,我们推测本次于田Ms7.3级主震可能触发了民丰主震区的地震活动,而并非余震向北东向扩展。为认识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过程之问的关系,将定位结果投影到主震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张勇等,2014)上,可以看出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过程反演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即余震主要位于滑动量较小区域,而在滑动量较大的主破裂区很少。如此的余震分布特征,可能表明在主破裂区积累的应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而难以产生地震,而在破裂的边缘由于受到阻碍,应力降减小,容易产生破裂引发余震(土卫民等,2005;赵翠萍等,2008)。主震破裂过程主要由主震处向西南方向破裂,与认为余震由主震处西南向单侧破裂具有较好一致性,也进一步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
主震位置 余震序列 定位算法 贝叶斯理论
张广伟 雷建设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33-533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