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cS多次反射波研究地幔转换带结构--以日本岛及日本海为例
本文利用ScS多次反射波研究地幔转换带结构,初步结果表明,日本岛西南部和鄂霍次克海南部的660km间断面总体表现为下沉,幅度可达20-30km;日本岛东部660km间断面总体表现为上隆,幅度约为15km;而410km间断面结构较为复杂。获得的日本岛下方间断面起伏结果与Niu等(2005)使用Hi-net台阵数据的接收函数分析结果相似,但结果提供了无台站分布的海域下方地幔转换带的约束信息。目前,普遍认为上地幔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形成与橄榄石高温高压相变相关。660km间断面的下沉正体现了冷的俯冲板片与间断面的相互作用。观测到的410km间断面的复杂行为与全球大尺度地震学观测吻合,即在660-km间断面发生下沉的区域并不完全对应出现410-km间断面的上隆。这可能综合体现了温度和物质组分异常的共同影响。
地幔转换带 结构特征 多次反射波 分布规律
王新 李娟 陈棋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48-548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