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用新型天顶照相机组建地震预测研究试验网的设想

一种小型化的新型低成本天顶照相机研制成功,使得组建试验观测网验证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现象、深入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并优化提取前兆信息的方法成为可能.天文时间和纬度的观测资料的残差序列在仪器周围发生强地震前出现短期异常波动的现象,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发现,初步研究认为这种短期异常波动来自震前地下物质的剧烈运动引起的铅垂线变化对天文时纬观测的影响.为使天文时纬残差震前异常现象尽快发展成为可实际应用的地震前兆,国家天文台研制成功了可用于组建地震预测研究观测网的小型CCD天顶望远镜样机(DZT-1),试观测表明,DZT-1具有高精度、高白动化、易操作(无需专门的天文技术人员操作,并可实现无人值守观测)、低成本的特点(每架约数十万元,成本不及国外仪器价格的1/3 ),DZT-1的成功使人们全面掌握了制造此类小型化的新型仪器的技术和经验,制造周期短。同时由于仪器已小型化,不需要如以往的天文望远镜那样花费较大费用建造高标准观测室,只需要一个面积约1.5-2平米、高度约2米的智能化铁皮小房即可,天气好时可遥控开启进行观测。设想试验观测网含有约7架以上的PZC,以实现较大的监测范围。

地震预测 试验网 天顶照相机 性能评价

尹志强 王博 田立丽 王政 胡辉 王红旗 韩延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北京 10001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 650011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710-711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