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相页岩气储层微观结构及其对气体产出的影响

中国有丰富的陆相页岩气资源,但是目前陆相页岩气开发遇到了瓶颈,尽管测试获得的页岩气资源丰度很高,并且采用了大型滑溜水压裂,气井产能却大大低于预期.页岩气的赋存和流动通道主要是微米-纳米级孔隙喉道,本文利用背散射扫描电镜作为微观精细观测手段,以鄂尔多斯盆地某研究区长7页岩储层为例,重点研究了陆相页岩有机质分布规律、有机质孔隙连通性,研究表明研究区陆相页岩有机质多呈现”分散状”分布特征,有机质孔隙连通性差,且有机质孔隙发育程度低,有机质和粘土矿物之间分布关系复杂,导致”有机质高速通道”有限且更易受到粘土矿物膨胀的影响,基质渗透率偏低,陆相页岩气的高效产出受到抑制,本研究对于认识陆相页岩气的低产控制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陆相页岩气储层 微观结构 气体产出 有机质 分布规律 孔隙连通性

申颍浩 葛洪魁 王小琼 杨柳 任凯 陈浩 李曹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北京 102249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316-1319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