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面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

微地震监测(microseismic monitoring)是利用高频地震仪监测微地震分布的一种技术方法,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技术通过监测微地震的分布,进而解释裂缝的方位、形态,达到评价压裂效果的目的.微地震监测对压裂施工的优化设计,整体开发的合理布局,注水井网的正确布置,以及对低渗油气田油气资源的高效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对不同模型的多种监测系统的初步研究表明,微地震震源的定位结果对速度模型的依赖性很大。在速度模型确定的基础之上,随震源深度的增加,定位的精度则会降低,对信噪比的要求会越高;对于浅层震源,要求检波器的布设范围相对较小,检波器数量越多,定位的精度越高;对于深层震源,要求检波器的布设范围相对较大,当定位结果达到一定精度后,再增加检波器数量对精度的提高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发现,检波器的间距与震源的深度有着某种关系,但规律尚不明显,仍需继续研究。对于一列震源,合成数据的信噪比越大,检波器在震源区域布设越密集,其定位的精度越高。

油气资源 地质勘探 地面微地震监测 系统设计

余洋洋 梁春涛 康亮 尹陈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 教育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成都 610213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326-1326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