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柴达木盆地地震群InSAR分析及同震形变场反演
通过计算库伦应力分析了2008, 2009年地震群之间的触发关系。结果表明2009年地震发震断层处于库伦应力加载区,2008年地震促进了2009年地震的发生。对于2009年先后发生的三个地震之间的触发关系,建立了一个和2009年反演模型一样的三分段断层模型,只在发生最早的Mw6.3级地震对应的中间分段上加载滑动分布,来计算最早发生的这个地震引起的其他两个地震发震断层面上的库伦应力改变情况。结果得出在2009年后发生的两个地震发震断层面上的库伦应力加载区和基于2009年三分段反演模型反演得到的相应分段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较一致,所以认为2009年最早发生Mw6.3级地震触发了相对震级小的后两个地震发生。最后对2008,2009年柴达木盆地震群震中定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比USGS,Harvard CMT和本文InSAR给出的定位结果,得出由于USGS,Harvard CMT等是利用远场地震波定位所以会有误差或者错误存在,而InSAR定位结果则根据实际地表形变来定位最为准确,准确的震中定位结果对于更正、更新地震目录有重要意义。
地震群 合成孔径干涉测量 同震变形场 反演分析
徐小波 单新建 屈春燕 张国宏 汪荣江 马超 宋小刚 张桂芳 温少妍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德国波茨坦 14473 河南理工大学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焦作 454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516-1516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