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沙地块深部结构初步结果
2013年4-5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展了OBS2013-3测线深地震探测工作,旨在获取平行于南海北部陆缘的横向地壳结构,为南海北部深部地壳结构及构造等科学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2D地震层析成像初步结果显示,在OBS2013-3测线下方,莫霍面埋深大约在22-28km之间,上地壳厚度在6-12km之间,下地壳稍厚,最厚处可达18km左右,大部分地区为14km左右,与华南陆块相比,它的莫霍面埋深较浅,上地壳的厚度较薄,因此认为西沙地块是减薄的陆壳,这说明它在南海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为强烈的拉张减薄作用。在永兴岛下方附近下地壳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上隆,上地壳减薄为6-7km左右,莫霍面埋深大约为26km,与丘学林等利用石岛地震台记录的天然地震数据所得到分析结果不一致,而与阮爱国等所得到的结论较为相似;在中建海台与西沙地块过渡的地区,上地幔隆起,地壳减薄,疑似受到东西方向拉张作用所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对上述地区进行更为详细的讨论与分析,期望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从而揭示西沙地块在南海形成演化过程中所包含的重要科学信息。
西沙地块 地壳结构 层析成像 南海
郭晓然 赵明辉 贺恩远 黄海波 王建 丘学林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5103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03-1603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