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龙旂热液区各向异性特征
本文基于三维层析成像结果,利用活动热液喷口附近20台OBS记录的63,089个P波走时残差数据,通过经验公式对其与θ值(OBS一炮点方位角,定义0°为洋脊段28走向)进行最小二乘曲线拟合,首次获得了超慢速扩张SWIR的P波走时各向异性,并与其他扩张速率条件下的各向异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扩张速率的各向异性大小相当,且其形成机制一致,均与一系列定向排列的垂向裂隙有关;然而,本文各向异性特征在海底6km深处仍然存在,比其它扩张速率的深度(一般为2km)大得多,推测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龙旅热液区存在持续活动的拆离断层,其深度可能已穿透至海底6km深处或更大深度。
印度洋 洋中脊 各向异性特征 扩张速率 龙旂热液区
张佳政 赵明辉 丘学林 阮爱国 王建 贺恩远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杭州 310012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604-1604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