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淡水趋磁螺菌新菌的分离、优化培养及全基因组分析
本研究成功分离了一株趋磁螺菌,通过结合效应面法和磁学方法优化了趋磁螺菌XMS-1合成磁小体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趋磁螺菌XMS-1的矫顽力和剩磁矫顽力分别为31mT和42mT,饱和剩磁和饱和磁化强度比值为0.47;高精度一阶反转曲线的中心脊分布特征显示样品具有非常小的静磁相互作用。铁磁共振和低温Moskowitz test同时还验证了趋磁细菌合成的磁小体呈链状排列。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于测序数据组装得到样品XMS-1基因组大小为4.99Mb,GC含量65.67%,共2个片段。一个染色体序列和一个质粒序列。基因组组分分析后发现,染色体序列的基因组含有4,550个基因,总长度为4,341,654bp,平均长度954bp,占基因组全长的89.98%.tRNA53个,rRNA6个。质粒序列的基因组含有18个基因,总长度为151,995bp,平均长度817bp。
趋磁螺菌 分离培养 全基因组 磁小体产量
王寅炤 林巍 张同伟 蔡垚 杨彩云 张兵芳 潘永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地磁与年代学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中-法生物矿化与纳米结构联合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07-170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