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部拉萨地体罗扎地区晚三叠世S型花岗岩的起源和成因
本文报道了中部拉萨地体罗扎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片麻状白云母花岗岩的岩石学、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锆石Hf同位素数据。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发育细小的暗色包体。锆石LA-ICPMSU-Pb数据表明白云母花岗岩侵位于221.0±1.9Ma,片麻状白云母花岗岩侵位于212.5±1.1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侵位于204.9±2.4Ma,表明这些不同类型的岩石均侵位于晚三叠世。结合其矿物学组成特征(含富铝矿物白云母,少量黑云母,未见角闪石),表明这些样品属于强过铝质岩石S型花岗岩。高分异的白云母、二云母花岗岩具有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的锆石εHf(t>值(包括不同样品一些测点所具有的较大负值)和地壳模式年龄,且SiO2和Fe2O3T,CaO,TiO2,A1203具负相关的变化趋势,指示它们具有相似的源区。稀土元素模拟结果表明,这些高分异S型花岗岩可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所代表的岩浆经历不同程度长石、角闪石、磷灰石、锆石、褐帘石或独居石等的分离结晶来解释。
花岗岩 成因机制 锆石铀铅定年 铪同位素
张立雪 朱弟成 王青 赵志丹 刘盛遨 刘栋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17-181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