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铜山岭-九嶷山地区隐伏矿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试验
本研究总结了湖南铜山岭-九嶷山地区内主要的矿床和矿化点。在对区内1:20万化探数据统计的基础上,用传统方法(均值±2标准差)、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和结合MapGis数字高程模型的背景校正法绘制与W和Sn相关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另外为了寻找控制研究区矿化规律的因素,对与钨锡相关的元素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分别为铜铅锌矿化因子、钨矿化因子、锡矿化因子和矿化剂因子。并且钨矿化因子集中于西南部,锡矿化因子集中于东北部,铜铅锌矿化异常面积和强度相对钨锡矿化均较小。铜山岭-九襄山地区1:5万化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组数据受区域地质等原因影响来白两个母体,因此将其分为两个群体分别计算衬值,然后绘制总体的衬值异常图。在计算过程中利用Excel中VBA编程,实现在Excel中绘制分形图和箱图,并计算元素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简化了地球化学数据的处理过程。从元素异常剖析图可以看到,W,Sn,Mo,Bi,F组合异常主要出现在祥霖铺、铜山岭、九襄山和后江桥地区。可见该组元素对钨锡矿的指示效果较好。而Cu,Pb,Zn,Sb元素在铜山岭、九襄山和后江桥的组合异常面积较大,也与已知铅锌矿点吻合。预测该区钨锡矿和铅锌矿成矿潜力较大。
隐伏矿 地球化学勘查 矿化规律 成矿潜力
张爽 李方林 陈华勇 鲍征宇 龚晶晶 欧智德 杨刚刚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 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891-1891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