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中西段存在洋内俯冲?
总结特提斯构造域西段蛇绿混杂岩以及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研究成果,提出康穷蛇绿混杂岩的成因模式: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中西段在165-M。左右处于大洋中脊扩张的阶段,随后发生洋内俯冲作用,在115Ma左右,俯冲板片发生回返使弧前处于伸展环境(Dilek and Flower,2003;Dilek et a1,2008),早期经历过较高程度部分熔融的地幔残余在俯冲流体和熔体的作用下再次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侵入于早期MORB型堆晶岩中的玻安质辉长岩。
蛇绿混杂岩 成岩机制 洋内俯冲作用 物理化学特征
许伟 李才 吴彦旺 徐梦婧 解超明 范建军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17-191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