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羌塘中部日湾茶卡地区堆晶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近年来笔者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中西段日湾茶卡地区进行地质调查工作中新发现一套蛇绿混杂岩,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堆晶辉长岩、变质辉长岩、变质玄武岩和斜长花岗岩等。在稀土配分曲线上,7件堆晶辉长岩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它们富集LILE,亏损HFSE;在一系列地球化学图解和构造判别图解上显示,变质堆晶辉长岩形成于富集型洋中脊的大地构造环境,又兼有岛弧玄武岩的性质。另外,笔者在变质堆晶辉长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42.7±3.4Ma,证实了该套蛇绿混杂岩应形成于早志留世。土保弟等在昌宁一孟连带南汀河地区发现了中奥陶世和早志留世的蛇绿混杂岩(土保弟等,2013),在桃形湖与果干加年山地区前人报道过早志留世的蛇绿混杂岩,本文在日湾茶卡地区新发现的蛇绿混杂岩也是早志留世的,因此可以初步判定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在早志留世期问存在一定规模的洋盆。日湾茶卡地区发现的蛇绿混杂岩是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内又一处重要的早古生代洋壳残片,为进一步揭示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洋在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洋壳证据。

堆晶岩 锆石铀铅测年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演化

张天羽 李才 苏黎 解超明 吴彦旺 王明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实验中心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922-1923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