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动力学三重破坏模型与初步应用
基于非平衡热动力学原理,给出了一个综合力学破坏与局部熔融破坏的全新“三重破坏”模型:对于力学破坏,考虑了基于非平衡热动力学的弹黏塑性破坏;对于局部熔融,采用了平衡的热动力学模型(借助基于Gibbs能最小化原理的MELTS软件包)。该模型在统一的热动力学框架下,实现了对岩石圈浅部脆性破坏、中深部韧性破坏和深部局部熔融破坏的综合描述,因而被称为三重破坏模型。方法中对力学破坏的描述基于Karrech等的前期工作,重点解决将局部熔融作为一个新增的破场、参数纳入求解体系。从Helmholtz自由能的表达式出发,推导了针对应变、力学破坏和局部熔融破坏的热力学耗散力和耗散速度的表达式,并将MELTS计算结果中不同温度压力熔融白分比作为局部熔融包络线,从而解决了局部熔融破坏的流动法则的描述问题。利用Abaqus软件所带的“用户材料了程序”功能,实现了该方法的数值求解。该模型可以应用于描述包含了脆性和韧性断裂、局部熔融、岩浆生成,与及这些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
岩石圈 三重破坏模型 自由能 热动力学理论
刘洁 Klaus Regeanuer-Lieb Ali Karrech Gideon Rosenbaum Vladimir Lyakhovsky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州 510275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CSIRO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New South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Geological Survey of Israel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96-1996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