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佛坪地区花岗质岩石的新大地构造意义
笔者收集了杨子北缘及其北复合侵入岩弧的数据,佛坪地区印支期花岗岩正是其中的一部分,主量和微量数据均来自于王娟(2006,2008)和王居里(1995。其中王娟(2006,2008给出了佛坪地区花岗质岩石的年龄分别是213.6±2.2Ma和225.3±6Ma,都属于中生代T3。显示这些花岗质岩石细分具体是英云闪长岩(以下简称T1),奥长花岗岩(下称T2),花岗闪长岩(下称G1)和花岗岩(下称G2)。这种T1T2G1G2组合总体上反映了过渡性陆壳组合特征,是由玄武质地壳先熔融形成T1T2G1岩浆,T1T2再局部熔融产生G2(Johanes and Holtz,1996)。所以这是汇聚边界岩浆弧的特征。微量元素投图结果也显示花岗岩的大地构造环境都是VAG即火山弧花岗岩。这一系列的数据和投图结果表明中生代T3时,秦岭佛坪地区花岗质岩石表明勉略洋盆还处于俯冲阶段,这样的话秦岭微板块和杨子板块的的碰撞时代还应该推后。
花岗质岩石 成岩机制 构造特征 佛坪地区
宋晨 苏尚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44-2045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