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地体桑秀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及其古地理意义
考虑到喜马拉雅地体侏罗纪的古地磁结果依旧一片空白,为了重建“大印度”北缘,厘清喜马拉雅地体与印度板块的构造古地理关系,更多来自喜马拉雅地体中生代以来的高质量的古地磁数据仍旧特别需要。因此本文对喜马拉雅地体的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的火山岩展开了古地磁研究工作。对比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桑秀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与印度板块的极移曲线,由桑秀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观测到的采样区的古纬度与由印度板块极移曲线得到的期望的古纬度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由此推断至少在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喜马拉雅地体和印度板块还是一个整体。由桑秀组火山岩古地磁结果限制的印度板块最北缘的“大印度”的北向延伸量并不显著。结合尚未发表的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古地磁结果,认为喜马拉雅地体晚白垩世期间相对于印度板块存在的约1500km的北向延伸可能是由于喜马拉雅地体的与印度板块在白垩纪期间发生北向裂离所致。
火山岩 古地磁结果 古地理意义 喜马拉雅地体
马义明 杨天水 边伟伟 张世红 杨振宇 吴怀春 李海燕 谌微微 丁继凯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75-2075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