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蒙边境及邻区先存地壳和岩石圈的叠生作用与铀的成矿作用

中蒙边境砂岩型铀矿床(点)大都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含有机质粘土层和砂岩透镜体内产出,其形成作用于古陆块体抬升沉降,风化剥蚀和沉淀堆积作用有关,有利的氧化-还原环境和多期成矿期构造变动及热液叠加活动是导致大规模和高品位铀矿床产生的重要因素;且中蒙边境火山岩型铀矿床(点)大多在前侏罗纪地层(体)为基底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内产出,并且与侏罗-白垩纪碱性和富碱性火山岩地层和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同时中生代时期,受古板块碰撞后古大陆内部伸展构造及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持续俯冲作用影响,近东西深大断裂多期活化所诱发的深源岩浆上侵和古陆壳重熔以及相关流体活动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

铀矿床 成矿机制 叠生作用 中蒙边境

聂凤军 李强峰 王佳新 蒋喆 张晓康 吴科锐 丁成武 曹毅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167-2170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