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巴山弧后混杂岩组成
新元古代扬子板块北缘存在南向俯冲事件,安康-平利和城口断裂附近耀岭河群和郧西群岛弧性质火山岩代表了这一期俯冲事件产物,并在空间展布上表现为南侧城口断裂的残余岛弧,北侧安康-平利活动岛弧.同时,牛山一带郧西群中发育与俯冲作用相关的钙碱性弧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372±44Ma,且近年来在安康-平利原耀岭河群和郧西群岛弧火山岩中获得418±8Ma、377±7Ma 等多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数据;最近在安康断裂北侧发现了志留纪高温高压榴闪岩.作者认为勉略混杂带东延至北大巴山地区表现为安康断裂及北侧相关地层组成了增生混杂带,而与前人认为城口断裂为连接东西缝合带的组成部分观点不同,增生混杂带内具体物质组成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而安康断裂南侧与红椿坝断裂北侧的原洞河群、大贵坪组和部分梅子垭组则构成了弧后沉积。因此,认为原洞河群、大贵坪组等弧后沉积均非岩石地层单位,为包含有不同构造属性的岩石组合,是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盆地消减形成的混杂岩带。
混杂岩带 物质组成 俯冲作用 北大巴山
王刚 王宗起 张英利 王坤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36-2236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