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多期变质与深熔作用
本文对秦岭群混合岩中片麻岩(中色体)、变基性岩(暗色体)和淡色花岗岩脉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相平衡模拟、锆石U-Pb 定年和微量元素研究,确定其原岩形成时代、多期变质、深熔作用的年龄以及变质P-T-t轨迹,并探讨其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正片麻岩的原岩年龄为950Ma左右,而变基性岩脉或透镜体原岩年龄为740~800Ma。片麻岩及变基性岩中的变质锆石可分为两期,主体为500~480Ma的变质锆石,且部分具有430~400Ma的增生边。500~480Ma的变质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秦岭北缘的榴辉岩以及松树沟的高压麻粒岩变质年龄一致。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相平衡模拟计算表明秦岭群混合岩~430Ma的变质深熔作用的峰期温压条件为P=~7.0kbar,T=~760℃,随后经历了近等压降温退变质过程,退变温压范围在~550℃,6~7kbar。结合已有的结果,认为秦岭群普遍经历了500~480Ma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并叠加了440~420Ma的中压-高温变质和深熔作用。秦岭群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从华南陆块或相似构造属性陆块分离并漂移到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微陆块。在500~480Ma时发生碰撞造山作用导致北秦岭微陆块深俯冲并发生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在志留纪由于商丹洋壳北向俯冲导致秦岭微陆块发生了以中压-高温变质、深熔和同时的岩浆作用为特征的增生造山作用。
岩石学 多期变质 深熔作用 北秦岭造山带 早古生代
向华 张泽明 钟增球 李晔 周汉文 祁敏 雷恒聪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45-2245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