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梨园堂晚三叠世高分异I型花岗岩及其相关的钼矿化
本文以梨园堂含钼花岗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辉钼矿Re-Os年代学以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全岩主量、微量、稀土元素锆石Lu-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用以探讨梨园堂钼矿成岩成矿时代和岩体成因。研究表明,梨园堂钼矿中的辉钼矿局限于石英脉和二长花岗岩中,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岩体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30-40%)、斜长石(2-35%)、石英(20-30%)、白云母(2-3%)以及少于1%的黑云母,副矿物有锆石、磁铁矿等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白云母等,而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以及辉钼矿等。
钼矿床 成矿时代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秦岭造山带
肖兵 李秋根 陈华勇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51064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246-224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