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盆山体系与大型天然气田关系探讨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是巨型挤压性陆内盆山体系、是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及持续推挤运动的结果,我国古亚洲构造域小克拉通拼合形成的软弱基底则构成盆山体系分异的内因.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盆地群具有良好油气地质成藏条件,蕴藏我国60%以上天然气资源,将形成世界级大气区.青藏高原周缘盆山体系在生长方式和变形机制方面既有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位于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在中新世-更新世经历了类似现今青藏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祁连山的逆冲缩短作用.作者立足于龙门山与四川盆地结合部上地壳构造变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揭示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逆冲缩短量和缩短速率,进而定量评估逆冲缩短对青藏高原东缘隆升的贡献大小,从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分析和检验下地壳流动模式与逆冲缩短变形模式的合理性。近年来针对青藏高原东缘的裂变径迹和(U-Th)/He定年工作获得显著成效,揭示出可能存在的多期多阶段隆升剥露历史。
天然气田 盆山体系 逆冲缩短作用 青藏高原
贾东
南京大学能源科学研究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46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71-2373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