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南泥湖钼矿田蚀变分带研究和构造岩相填图
本文研究豫西中生代花岗岩钼钨多金属成矿事件,在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模式基础上建立成矿地质体的岩石矿物学判别标志,开展矿田构造岩相地质填图.结果发现:南泥湖矿田南部接触热变质作用发育,呈环状硅灰石角岩带、石榴子石角岩带和碳酸盐化角岩带;而北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呈东西向广泛发育,从东到西依次为矽卡岩带、矽卡岩化带和弱矽卡岩化带.矿区南部围岩以泥质火山岩为主,北部围岩为碳酸盐发育的地层建造,这是影响上述两类蚀变岩分布和发育程度规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区域矿产调查给出了新的思路和实际测量填图成果,对于基础地质科研紧密结合地质找矿生产实践提供了示范研究,意义重大.
钼矿田 蚀变分带 构造岩相填图 成矿预测
王宗永 吕古贤 许谱林 杨人毅 罗毅甜 刘荣霞 薛长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长安大学 西安 71006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683-2685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