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大陆三维流变结构研究新进展

利用中国地质块体结构和地震波速分布将岩石圈水平分块、垂向分层,反演出中国大陆岩石圈上地幔温度分布,并在中国大陆地区195个地表气象台站提供的地表地温等资料以及居里面深度和捕虏体测得的平衡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等的约束下,根据三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三维热结构.通过分析,青藏高原下方莫霍面处的典型温度范围为800-1000℃,而前寒武克拉通下方(如印度板块、四川盆地、华南、华北及塔里木)的典型温度范围则位于500-700℃之间.从深度超过60km处的热状态来看,中朝克拉通是破坏了的;青藏高原中部(特别是羌塘地区)的热结构支持下地壳或上地幔物质向东流动的看法.普遍而言,中国大陆内火山分布与地壳或上地幔内的高温区域是一致的.造山带区域存在很多明显的热转换区域,位于中国大陆地壳东西部之间的热转换区与南北地震带向吻合.

岩石圈 三维流变结构 地质块体 地震波速

周元泽 石耀霖 张怀 程惠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867-286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