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及管控分区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目的:以人均GDP表征经济发展阶段,以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本表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差异,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制定区域差别化的管控政策.方法: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工业化初期阶段地区,地均固定资本急剧提高,增加量呈加速上升趋势;工业化中期阶段地区,地均固定资本加速提高,增加量稳步上升;工业化后期阶段地区,地均固定资本先呈加速上升趋势,当人均GDP超过58502元/人(2000年可比价)后,上升速度则开始减缓,最终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渐趋于稳定.结果与结论: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和资源禀赋指标叠加,可将全国划分为4类土地集约利用管控区域,包括优化调整区、重点发展区、内涵挖潜区和适度发展区,为建设用地的区域差别化管理提供借鉴.
建设用地 资源集约利用 区域差异 管控政策
孔伟 欧名豪 郭杰 张飞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与农牧区土地流转
呼和浩特
中文
193-201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