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人口、产业”的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目的:为探究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三者的质量及协调关系,提升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熵权法和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从土地、人口、产业三个子系统入手构建“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耦合协调指标体系,对2002-2012年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水平、耦合度、协调指数和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重庆市各子系统城镇化质量大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也同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受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策影响所致;自2002-2012年,重庆市依次经历了“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处于低水平协调的耦合阶段,中度协调的耦合阶段,高水平协调的耦合阶段,以2012年为例,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和耦合协调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结论:重庆市城镇化质量受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三大子系统影响和制约;三大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的制约和影响不同;土地城镇化质量的偏低是制约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城镇化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权法
李涛 廖和平 杨伟 庄伟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西南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重庆 400715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质与测绘工程学院,重庆 400715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与农牧区土地流转
呼和浩特
中文
221-230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