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草地道路沿线土壤表层不同颗粒组成空间变异
目的:通过呼伦贝尔不同道路和及其垂直影响带之间实地采样分析,解释道路沿线土壤颗粒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草地道路沿线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远离城镇的呼伦贝尔草地选择了4个道路类型和5个采样区进行实地采样,样点布置采用样条线布置法,样品经处理后用吸管法测定了样品颗粒组成,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采样区土壤属于壤质砂土,土路和砂石路的建设和使用,道路沿线土壤表层砾石和粘粒含量变异系数达到40.97%和37.57%;在土路沿线车轮碾压坑、0~30m带和30~210m带土壤颗粒组成中,车轮碾压坑粘粒和粉粒含量略高于其他带,0~30 m带砂粒含量最高,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是土路对不同采样带砾石和粉粒含量的影响显著;砂石路的砾石含量远高于0~30 m带,粘粒含量略低于0~30m带,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是砂石路路面和两侧0~30m范围内的土壤表层砾石含量影响显著,其余颗粒成分的含量影响不显著;新巴尔虎左旗采样区土壤属于沙质壤土,因铺设路基的省道(S203)建设和废弃路或时令路的使用,道路沿线土壤表层砾石和粉粒含量变异系数达到81.41%和62.12%.在S203沿线边坡坡顶、坡底、离坡底0~20m带和20~210m带土壤颗粒组成中,路基边坡坡顶和坡底砂粒含量较高,而粉粒含量低于0~20m带和20~210m带,其他颗粒组成含量的差异轻微,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是S203省道对两侧210m范围内不同采样带土壤表层砾石、砂粒、粉粒含量影响显著,对粘粒含量影响不显著;废弃土路和时令路因车轮碾压坑的存在,粉粒和粘粒含量略高于0~30m带,砂粒含量略低,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是废弃土路和时令路对两侧0~30m带土壤表层颗粒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草地土路和废弃土路车轮碾压坑,表层土壤粘粒含量显著高于两侧;砂石路路面和两侧0~30m范围内的土壤表层砾石含量显著增加;铺设路基的省道S203,路基边坡坡顶和坡底砂粒含量较高,0~20m带和20~210m带的粉粒含量较高,可以推断,粉粒是道路两侧沉积物的主要成分.
水土保持 土壤颗粒 空间分布规律 道路类型 生态环境 呼伦贝尔草地
雷军 张斯日古楞 李颖 额尔德木图 杨图雅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学院,北京 100875;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2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与农牧区土地流转
呼和浩特
中文
957-964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