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析《内经》三焦的歧义

《内经》的三焦概念有4:作为六腑的三焦;作为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排泄的三个部位;经络学说中的手少阳三焦经;病症名称.三焦的功能散见于《内经》多个篇章,概要言之:“决渎之官”“生营气,化糟粕”“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出气”“受五脏浊气,为传化之府”等.从《内经》原文可以推断,三焦当有形有质,但三焦的厚、薄、直、结、理纵、理横究竟是何种形态,又缺乏详尽描述.关于三焦的脏腑相合理论,既说“肾合三焦膀胱”,又说三焦“是孤之腑”,不与其它脏器合.《内经》有关三焦的歧义性,催生了后世众多医家针对三焦的学术争鸣,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丰富、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 三焦学说 肺腑理论 医学价值

马作峰 姜瑞雪 黄密 牛志尊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5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内经学术研讨会

郑州

中文

224-229

2014-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