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孔TiO2表面状态对CH3NH3PbI3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影响研究

光伏行业的新秀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以其制备工艺简单、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受到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被《Science》评选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本文采用液相-气相辅助法成膜,在空气中组制备制备太阳能电池,通过对多孔TiO2的简单处理,使光电转换效率从1.34%提高到11.72%.多孔TiO2极易吸附环境中的各种杂质分子,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其表面状态,改变价带结构;另一方面对钙钛矿的成核、长大、形成连续的薄膜可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太阳电池性能.本文将高温退火后的多孔TiO2进一步在空气中存放,和在少量氮气氛围中长时间低温退火,结果发现长时间低温退火能够大幅提高电池效率.经过对TiO2薄膜的UPS测试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多孔TiO2表面状态改变而造成的.

钙钛矿太阳电池 制备工艺 多孔二氧化钛 表面状态 价带结构

娄茜 李鹏申 周春兰 郝维昌 胡煜峰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10019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10019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100190;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0004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10019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100191 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100044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中国光伏大会暨2014中国国际光伏展览会

北京

中文

208-214

2014-11-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