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8种食用植物油碳原子当量42和44甘油三酸酯含量的测定

目的:了解碳原子当量在食用植物油掺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8种常见食用植物油的碳原子当量42(ECN42)和44(ECN44)甘油三酸酯含量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本文发现花生油与菜籽油各指标较接近,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各指标较接近,而高品质的橄榄油与山茶油各指标较接近,但橄榄油和山茶油的ECN42和ECN44值远低于高亚油酸的大豆油、玉米油等种籽油类,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山茶油与橄榄油之间,只有实际和理论甘油三酸酷含量最大差值(△ECN42,△ECN44)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本文首次对国内市场中常见食用植物油的ECN42和ECN44甘油三酸酷含量进行检测和总结,此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研究奠定了基础。

食用植物油 甘油三酸酯 含量测定 碳原子当量 掺伪鉴别

陆慧媛 刘静 沈伟健 王燕舞 吴斌 张睿 赵增运 沈崇钰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江苏南京210001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性传染病防治所,山东济南250014 上海昂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201417

国内会议

第六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南京

中文

1-21

2014-11-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