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清除淀粉样蛋白研究

目的:观察SANP8体内Aβ清除途径相关的酶类含量、活性在针刺前后的变化,以及与SAMR1相应水平的比较,探讨“三焦针法”对于SAMP8体内Aβ清除机制的影响. 方法:采用10月龄SAM-P8,设置针刺组(Pa)、非穴组(Pn)和对照组(Pc),并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进行对照.首先使用ELISA法检测LRP-1在各组小鼠脑、血、肝、肾组织中的含量,以及RAGE、NEP、IDE在脑组织中的含量,然后使用基于免疫捕获的荧光检测脑组织中NEP、IDE的活性. 结果:①SAMRc各组织中LRP-1、RAGE、NEP、IDE含量以及NEP、IDE活性均高于SAMP8各组.②SAMP8三组中,Pa 组血、肝、肾中的LRP-1含量高于Pc、Pn组(P<0.05).③SAMP8三组中,Pa 组脑组织中RAGE、NEP、IDE 含量以及NEP、IDE活性与Pc、Pn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结论:①较之SAMP8,SAMR1有较强的通过跨血脑屏障转运和脑内降解酶水解的途径清除可溶性Aβ的功能.②针刺确实有效促进Aβ清除,但针刺对Aβ降解酶水解作用的影响不甚明显,所以针刺影响主要还是在以LRP-1 介导为主的血脑屏障转运和外周清除方面.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针刺疗法 临床应用

于建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长沙

中文

57-64

2014-06-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