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开设《中外文化与护理》Ⅱ类通识课程的实践研究
目的:了解学生选修《中外文化与护理》Ⅱ类通识课程的选课目的、知识需求、学习效果等情况,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方法:利用本校“211工程”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开设了《中外文化与护理》Ⅱ类通识课程,对659名选课学生进行课堂及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选课学生的一般情况;学生选课目的、学习效果以及知识需求情况;教师课堂质量的评价;网络课程的评价.结果:本课程选课学生为非医学专业学生占77.85%,医学专业学生占22.15%;在选课目的方面,对护理知识感兴趣占39.45%,对中外文化知识感兴趣占29.14%,为了修学分占23.52%;在想获取知识方面,想获取中外文化差异及沟通实践知识的学生占85.88%,想获取急救知识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知识的学生占62.67%;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认为安排合理的学生占69.19%;在网络辅助课程教学方面,认同的学生占78.76%;在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面,对课程评价良好及以上比率占91.31%.结论:在综合性大学开展《中外文化与护理》通识课程非常必要,对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多方位思维方式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 《中外文化与护理》 通识教育 教学效果
毕瑞雪 何朝珠 刘宇 刘萌 孙亚佳 刘丽华
33000,江西南昌,南昌大学护理学院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8-22
2014-06-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