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9-2011年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的流行特征

目的:调查2009-2011年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淋球菌)流行的基因型和特征. 方法;收集2009-2011年深圳市淋球菌2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出头孢曲松低敏株(最小抑菌浓度为0.06~0.5μg/ml),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与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感染相关的因素;根据1:1抽样原则抽取出高敏对照菌株,与低敏菌株一起进行NG-MAST基因分型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分析. 结果:在296株淋球菌中,未发现头孢曲松耐药菌株,头孢曲松低敏菌株53株(17.91%).近两个月的抗生素使用史与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感染相关(OR=3.080,95%CI:1.376~6.894).53株低敏株的NG-MAST分型共得到48个ST型别,由5个成簇的ST(ST1768、ST3927、ST641、ST7076、ST7078 各包含了2株淋球菌)和43个单一的ST构成,其中26个ST型别分别被香港等地报道过.NJ进化树未观察到低敏株单独成簇的情况. 结论:深圳地区2009-2011年分离到的296株淋球菌中头孢曲松低敏株的比例较高.深圳市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菌株的流行可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 分子流行病学 基因型分析

张丽君 莫俊銮 王峰 彭毅 赵广录 吕德良

518020 深圳,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病原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学术研讨会

浙江邵宁

中文

275-281

2014-05-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