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桑树资源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桑树资源抑菌作用的物质基础,探讨桑树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 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2倍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0种桑树资源特有的酚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4 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 结果:所测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普遍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其中,Morusin、Kuwanon-E 和Sanggenol-A的抑菌活性最强,其中Morusin 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MIC<3.72μmol?L-1).对所测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构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单体化合物的立体构象、取代基种类和取代位点对其抑菌活性均有影响. 结论:Morusin 的抑菌活性最强,是桑树资源最重要的抑菌成分之一;异戊二烯基结构对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尤其重要.

桑树 酚类化合物 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

庞道睿 刘凡 刘军 沈维治 邹宇晓 廖森泰 肖更生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10;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10

国内会议

全国家(柞)蚕资源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

徐州

中文

220-227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